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当代艺术的新维度:线上艺术

来源:数码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于“线上艺术”的新视觉,其学术探究才刚刚开始,2018年是它的学术元年。本文主要从新视觉的到来、线上艺术与社会学的关系、线上艺术与视觉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线上艺术。 一

对于“线上艺术”的新视觉,其学术探究才刚刚开始,2018年是它的学术元年。本文主要从新视觉的到来、线上艺术与社会学的关系、线上艺术与视觉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线上艺术。

一、线上艺术,新视觉的到来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虚拟社会”,更是一个现实的“数据社会”。在这个数据时代,给我们呈现的是新的视觉境遇,是从创造图像到创造新的视觉世界,这里所指的新视觉,就是当代艺术的新形态——线上艺术。

从艺术史的脉络来看,线上艺术是传统“线下艺术”文脉的新的视觉衍生,是网络语境下新的视觉现象,是以视觉图像为标志的跨界及多维交互,更是视觉艺术创新的语法革命。但是作为视觉革命的本质,其核心则是它的创造性。

不言而喻,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下,数字化的线上艺术的视觉方式不仅仅是视觉传播系统的观看,更是一种以新视觉特点为标志的新的思维方式。这些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线上艺术在视觉形式和作品观念等方面,对于艺术史而言具有一种创造性的重构。这种重构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它包含了线下艺术的因子,另一方面则是包含了新的视觉媒质的物化以及新旧交替的视觉媒质的特质,这种特质即是当代艺术的新特性——线上艺术。

事实上,线上艺术概念的提出及其传播,推动和促使了当代艺术形态的改变。线上艺术介入网络,介入社会学,使网络空间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延伸到网络艺术社会学(1)网络艺术社会学是用社会学、艺术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的原理,以艺术的视角对网络现场以及网络形态双向介入,来检验学科的前沿性。,促使当代艺术的形态改变。从形态学的角度看,线上艺术的意义不仅在于用一种新的视觉观念和视觉语言表达当下社会,更在于记录了网络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轨迹,并且表现了这个时代与虚拟现实社会的文化特征。线上艺术已作为社会变迁与艺术文化学转移的标识。我们看到,以网络艺术社会学为基础的“问题意识”的不断变化,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文化结构与心理的认知模式。毋庸置疑,线上艺术是以新视觉为特征的新形态,是新的文化观,它将冲击人们故有的身体感受和视觉经验,进而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增加当代艺术的新维度。

以此观之,当代艺术的先锋性依然是艺术形态的再重构。当代艺术的特征是它的先锋姿态,更是一种“视觉的意外”。因而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来培养艺术生态,以网络思维来表达当下人的生存境遇与虚拟形态的现实化,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下社会是一个数据化的社会,这个现实呈现出一个复合混杂的视觉形态。同样,当代艺术也面临社会现场的整体转型。不言而喻,今天的社会现场是一个“超时空的空间”,在视觉文化上、艺术史的上下文结构中,它的视觉形态呈现出从多样性到多元化的文化结构。这种现象让我们思考网络艺术社会学的意义,进而探究线上艺术的新视觉,以及新视觉对于构筑当代艺术的意义。由此使线上艺术的社会学与当代艺术形态在理论上形成某种呼应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当代艺术本身就是探究社会形态的一门艺术、一门社会现场的艺术。而这门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现场与在场”把艺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形成“观”与“被观”的新视角,其价值在于重新构建当代艺术的新视觉和理论形态。

二、线上艺术与社会学的关系

线上艺术是从属于网络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它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首先是它的技术形态,然后才是人与虚拟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与互联网的关系。涉及当代艺术这个领域,线上艺术则是以网络艺术社会学作为出发点。正因为当代艺术的特点,即它的“在场与现场”特征以及“问题意识”,才使我们有条件参与其中。

我们现在的进行时态是网络时代、网络社会、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结构体,这样的社会现场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当代艺术与社会现实以及当代艺术与社会在场的依存关系。事实上,这些关系都与互联网形态相关,与我们的生活相连。

以社会现场学的眼光来看,互联网形态筑造了人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并通过技术形态的变化为人与网络社会的互动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当下,我们的生活现实是社会、信息空间和人的依存空间三者彼此混合、融为一体,它客观而真实地呈现出一个“数据化的现实社会”。我们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问题呈现,人与网络的关系就是人与网络“问题”的关系。

文章来源:《数码世界》 网址: http://www.smsjbjb.cn/qikandaodu/2020/0912/485.html



上一篇:微课建构下湖南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路径实
下一篇:插画趋势——“80”插画的转变和特点

数码世界投稿 | 数码世界编辑部| 数码世界版面费 | 数码世界论文发表 | 数码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